自由時報 2009-03-06 06:00

記者張寧馨/台北報導

這幾年台灣開始重視設計,各種花俏、新穎的點子不斷被運用在產品上頭,但不要忘了,設計的本質應是解決生活的不便,並由實際的模型操作著手,英國發明家James Dyson就是以此,寫下世界級的設計傳奇。

「發明」永遠不嫌晚!只要肯思索問題的解決方式加上模型實作,人人都有可能成為發明家。James Dyson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也是前往倫敦拜恩蕭藝術學院(Byam Shaw Art School)攻讀藝術後,才發現自己對工業設計的興趣,遂而朝此領域發展。

<理念> 愛迪生式設計法

發明不分大小

他的第一個發明是艘可以高速登陸的海上貨船,這也讓他養成了不斷製作模型,直到找出正確解答的習慣,這樣的發明模式,又稱為愛迪生式的設計方式,儘管辛苦,但James一直以愛迪生為偶像。

對現況的不滿是James發明的動力,不管東西大小、規模,他尋求的是種「更好」的解決方法;「球型手推車」就是最好的例子,James發現傳統單輪的手推車常陷在泥地裡,於是他以一顆空氣球來取代,受力面積增加後,不但不卡泥、推起來也更輕鬆,這顆球的啟發,也成為日後吸塵器的輪子靈感來源。除此,James早期的發明還有入水滑軌,實用的走向也呼應他所說,「設計的重點絕非外觀,而是功能」。

<關鍵> 5年5千個模型 傾家蕩產也不悔

真正讓James走紅國際、由傾家蕩產到身價上億的關鍵,就是他發明了不用集塵袋的氣旋吸塵器。

1979年時James買了當時頂級的吸塵器後,他對吸塵器慢慢失去吸力感到失望,於是他清空集塵袋再試,但發現完全無效,工程師的直覺讓James割開集塵袋發現灰塵塞住了集塵袋氣孔,影響了吸力,James認為吸塵器不該是如此,為何吸塵器問世超過一百年卻沒有人著手改良,也引發他改革吸塵器的動力。

在一次參觀鋸木場的機會中,James注意到鋸木廠的木屑是利用圓錐體中產生的氣旋將木屑與空氣分離。他思索這樣的原理能否運用在吸塵器,他試著把吸塵器拆開,再用一個紙板氣旋模型重新組裝,也意外發現這樣的吸力效果遠大於原本的吸塵器。這樣的發明,一路走來辛苦萬分,他花了共5年的時間,做了5,127項實驗模型,平均一天至少做3個模型以上,最後還幾乎花光了所有積蓄……

轉捩點,日本Apex的回應

但是,當James興致勃勃帶著他的作品,尋求國際廠商合作時,卻沒有一家公司願意接受,原因居然是為了一年有5億美金可觀獲利的集塵袋市場……。幸好,當時負債累累的James獲得了一家日本Apex的回應,1986年第一台不需集塵袋的吸塵器「G-Force」開始在日本販售。整整歷經15年的挫折James終於推出同名品牌Dyson DC01,並在18個月後成為了英國銷售第一名的吸塵器品牌,至今每3個英國家庭就有一個擁有Dyson吸塵器。

致力解決生活難題

雖然吸塵器為James帶來龐大的收入與知名度,但他仍致力解決生活的難題,且以「家電」為大宗。近期的發明為氣刀式烘手機,僅需10秒就能刮開雙手上的水滴,烘乾雙手,台灣目前並無引進,若想體驗可前往Dyson吸塵器代理商恆隆行的辦公室廁所,裡頭有台灣獨有的2台機器。

<時尚舞台> 三宅一生 × James Dyson 風的邂逅

東方的Issey Miyake是怎麼和西方的James擦出火花的?原來去年Issey Miyake以「風」作為春夏服裝的靈感,在進行舞台發想時,Issey Miyake想到了英國設計師James Dyson,因為他駕馭了風,發明的氣旋科技(cyclone technology)。當Issey Miyake與James接觸後,雙方都對彼此有著高度興趣,James早已折服於Issey Miyake一塊布的結構創意。

在巴黎時尚週發表春夏新裝的伸展台,James Dyson以一個巨大的風管通道當入口,加上5個懸掛在空中、利用繩線控制方向巨大的黃色管子,Issey Miyake創意總監藤原太(Dai Fujiwara)也根據Dyson吸塵器,設計了一系列的衣服。他拆解了Dyson的機器,把吸塵管把手變成袖子、圓錐筒變成了裙子、集塵筒則搖身成為一件外套。而James也把服裝的色彩運用在DC16手提式吸塵器上,來紀念這次「風的結合」,不過這台桃紅色限量版的機種,台灣並無販售。

<創賽> 激勵學子潛力 一萬英鎊for優勝者與所屬系所

為了鼓勵年輕人,James也辦世界級的設計大賽,由James Dyson基金會所籌辦,以鼓勵年輕人發揮潛力、成為設計工程師為目標。該比賽由2004年開辦之今,每年由基金會挑選設計發展已趨成熟的國家參與,今年共挑了21個國家參賽,是歷年國家數最多的一次,太平洋及亞洲區只有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日本受邀,將從這21個國家裡選出總冠軍。

看看歷年的得獎作品不難發現,實用性高、能解決生活問題的作品,特別容易脫穎而出,去年的冠軍得主就是來自台灣,在英國唸書的Michael Chen,他以舉手就會發亮的自行車外套而獲獎,該作品完全符合這個獎項尋求的特質,必須要明顯實用、具商業可行性及耐用度。為了鼓勵優勝者及所屬的科系,優勝者和所屬系所,都能獲得一萬英鎊的獎金!只要上傳能表現作品概念的素描、模型照片即能參加;值得一提的是,該比賽以所受工業教育的國家為代表國別,所以國內的學生不妨多參與,來為自己和系所增光。

(網址:www.jamesdysonaward.org)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