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經營知識/D4版 胡美賢
2009/2/20


從已推出行動電視廣播業務的韓國、日本來看,這個市場的成功關鍵在於創造一個吸引人的使用經驗,使消費者擁有更多的頻道、服務內容;營運商從所推出的服務與產品來區隔市場,取得商機。

2006年的世足盃開啟歐洲市場對推廣行動電視的熱潮,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期間,大陸向全球展示行動電視商用化服務,讓手機收看奧運賽事首度在中國市場掀起一陣熱潮。

台灣在今年6月結束行動電視試播後,主管機關正進行相關計畫的研擬,可以預見的是,行動電視的時代即將來臨,為台灣消費者及產業界帶來另一個手機殺手級服務。

商機得從消費者需求去找

在亞洲以及其他世界各國已有許多行動電視商用的成功案例。知名分析機構Juniper Research預測,全球行動電視市場將從2007年的1 7億美金成長至2012年的119億美金,達10倍成長。至於台灣市場,去年中嘉網路以及台灣電視公司共同進行MediaFLO專屬行動電視廣播的試播,目前台灣監理單位也正積極評估行動電視的商用化。

任何國家準備行動電視商用化的同時,業界必須首先確認一個完善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使各個階段中參與價值鏈的業者能夠獲得投資的回收,同時確保可長久經營的成功模式。

目前,各類行動廣播標準已在全球各地市場,如韓國與日本等國成功推出,證實創造最佳行動電視體驗的關鍵,在於創造一個吸引人的使用經驗,使消費者擁有更多的頻道、更多服務內容,同時讓營運商以他們所推出的服務與產品,形成市場區隔。要將行動電視成功在台推展之前,應首先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使他們對行動電視擁有較佳的第一印象。

許多消費者透過行動營運商的3G串流服務,得到「近似於」行動電視的服務,而此現象也證明這樣的服務對於那些重度行動內容使用的科技愛好者而言,確實具備相當吸引力。

然而,行動電視的需求成長如此迅速,以致在某些情形下3G網路提供者已經難以跟上消費者的腳步,特別是在提供某些熱門的節目如大型體育賽事。相反地,一個專屬的廣播科技更適合大規模、更具成本效益地將高品質、多媒體內容傳輸至手持裝置。

商業模式正待建立

以數位電視廣播科技為基礎的免費收視(Free-to-air;FTA)行動電視服務,在韓國與日本等國家已被大量採用。這些行動電視的部署,成功地增加消費者對行動電視的認識、接受度與使用,但同時也讓行動電視被定位成免費服務,使得營運商及內容供應商至今尚未能回收所投入的成本。
另外,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免費收視服務的同時,業界需要創造一個平台,提供優質、為行動電視量身訂做的電視節目,如此不僅可以讓消費者擁有首次使用行動電視的正面經驗,也可提高消費者付費意願。這將為行動電視提供更完整多樣的服務內容,以支持健全的商業模式,正如同傳統電視產業從免費成功走向優質付費節目的演進過程。


消費者採用行動電視,以及認知行動電視為不可或缺、吸引人服務,將對行動電視產業帶來正面的效應,同時促進對下一代專屬行動電視廣播平台如MediaFLOTM的需求。

從內容去吸引客戶

正如同過去地面波無線電視所提供的有限頻道,使消費者逐漸轉向衛星電視及有線電視,同樣地,有線頻道的行動電視將會減少消費者收看的興趣。因此,為現有的數位電視(Digital TV)廣播重新定位將是增加消費者興趣的第一步。提供豐富的電視頻道內容不僅可以讓消費者自由選擇喜好的電視頻道,並可讓頻道供應商推出長短不同的內容,以迎合不同的市場區隔。而較大的頻道容量除了可以提供免費服務頻道外,更可以「訂閱」模式同時提供優質的內容選擇,這樣的結合不僅提供更完整的消費者使用經驗,更提供長期的營收來源。

嚴格說來,頻道數量越多將會增加服務供應商與其他業界夥伴共同建立廣泛有力生態圈的機會,而能藉由設備裝置、收費規則、先進服務和獨特內容等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如此也將使無線及多頻道營運商開發並區隔行動電視服務的內容,達成將行動電視推向全球及大眾化市場的目標。

藉由MediaFLO和其他完成試播的平台,行動電視、串流服務、IP數據廣播以及互動性服務將在未來真實呈現於台灣消費者面前。然而,為了讓業者能提供最佳機會,專屬於行動廣播的技術將是行動電視市場邁向成功與獲利的關鍵之一。為此,結合免費及收費頻道的商業模式,將可以免費內容刺激消費者採用,同時以優質內容強化訂閱服務,為行動電視產業的能見度與財務上可行性立下根基。


(作者為QUA LCOMM/MediaFLO Technologies大中華暨印度區的資深業務開發總監 )
http://www.cyberone.tw/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business_management&MMContentNoID=55888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